「西邊口、舊滬、新滬、龍頭滬仔、七節仔、礁坪仔、長岸東、長岸仔頂、低西尾、高西尾、長礁尾、龍尾、新滬、內門前、外門前、凹滬、瀨仔、白沙仔、高白沙仔、過瀨、旗竿夾、金匙滬仔、印仔腳、西角坪仔、西角大滬、西角滬仔、塭仔滬、深滬、坪仔北、大坪頭、北礁坪仔、龍尾、深滬仔、坪仔後、中滬仔、大坪、沙潭仔、大半洋、上滬頭、磽腰仔、過瀨、四節仔、棺材灣、畚箕滬、長礁尾、低硓𥑮滬仔、高硓𥑮滬仔、格滬仔、鸚哥籠、礁坪仔、路彎仔、東礁仔尾、路滬、東新填的、東滬仔、高頂滬仔、金珠窟仔、門口兜滬仔、外烏仔窟、內烏仔窟、倒塞仔、青箍礁、九降滬、沙滬仔、內溝、南新填的、半流北、半流南、舊凹仔、西溝仔、新凹仔、糞尾門、糞尾礁、蝦紗、船頭、崁東、外蝦紗、紅土仔、黑土仔、龍尾潭仔、倒閘仔、西崁瀨、粗石、中亭仔、西灣、低勢仔尾、高勢仔尾、新填的、新瀨仔南、舊瀨仔南、潭滬仔、船仔頭、西礁仔尾、外滬、內滬、腰仔、低開礁、高開礁、坪仔頂、汕仔尾、汕仔南、偎仔、未記載石滬、雞母礁前、偎滬頭窟仔、溝尾仔、外坪仔、門仔、汕仔北。」
知道這些名字代表著什麼嗎?
當潮水退去,壯觀的石滬群便會圍繞整座島嶼,這是澎湖北方的吉貝島嶼最顯著的特色,百年來澎湖人依海而生的證明,如今也成了外人前來探索的標的。長久以來,大眾所能取得的石滬旅遊資訊十分有限,名稱、位置、類型、狀態,甚至是該注意的禮儀,似乎是缺少了一份石滬的探索須知指南,而離島出走這幾年累積下來的調查研究與拍攝,期待可以讓想認識吉貝島石滬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初學者,也能輕鬆的上手。
吉貝島,是澎湖北海中最大的離島,潮間帶面積廣闊,坐擁上百口石滬,其數量與密度名列全澎湖第一,因應地形與水流所衍生出的石滬型態也十分多元,素有「石滬的故鄉」之美名。據離島出走比對文獻資料,並實地踏查與空拍,發現吉貝島有99口石滬尚在、5口石滬遭受砂砱掩埋、4口石滬已完全拆除消失、1口石滬從未被記載,共計109口石滬,並收錄其座標與現存影像於此吉貝石滬群圖鑑,供石滬愛好與研究者一同前往探索。